昔日,日本曹洞宗於明治四十三年(一九一O年)創建台北別院,並於大正三年(一九一四年)另建觀音禪堂,幾經風雨,現僅存觀音禪堂(即今東和禪寺)及東和禪寺鐘樓一座。(關於東和禪寺歷史有興趣者,在東和禪寺官網http://www.mon-donghe.com/index.asp上有詳盡說明)
位於林森南路及仁愛路口的東和禪寺鐘樓,於修復後已成該處顯明地標。而藏身在青少年育樂中心及泰北中學後的東和禪寺則較少人前往拜訪。
今日的東和禪寺,雖屬閩南式建築,但庭院裡的日式地藏王菩薩石雕,猶留有一絲和風。
而「東和禪寺」額匾兩旁寺紋,也同樣地印證了東和禪寺與日本曹洞宗一段淵源。
曹洞宗於日本有兩大本山,一是寛元二年(一二四四年)創建,位於福井縣永平寺町的永平寺(えいへいじ),一是元亨元年(一三二一年)創建,於明治四十四年(一九一一年)遷移至橫濱市鶴見區的總持寺(そうじじ)。
在「東」字旁的寺紋(圖一),是永平寺寺紋,稱為「久我竜胆」(こがりんどう,圖二),有一說是由於永平寺,也是曹洞宗的開山祖師道元禪師(宗派內稱為高祖)乃是出身「久我」家,而「久我竜胆」乃是久我一族的家紋。
圖一 圖二
而在「寺」字旁的寺紋(圖三),是總持寺寺紋,稱為「五七の桐」(ごしちのきり,圖四),若進入總持寺的官方網頁(http://www.sojiji.jp/),也可見該寺寺紋。
圖三 圖四
所謂五七之桐,乃是紋章上花苞數(下方為桐葉)左右各為五個,而中間的則有七個。順道一提的是「五七の桐」也是「日本國政府紋章」,是僅次於「菊の御紋」(菊之御紋)的紋章。在內閣總理大臣使用的相關物品上可見。為何能使用如此高階的紋章,據聞乃是第九十六代後醍醐天皇賜予曹洞宗四祖瑩山禪師(宗派內稱為太祖,對曹洞宗的推廣有極大貢獻)。
這兩個寺紋由於出自曹洞宗兩大本山,故合稱為「兩山紋」,除寺廟外,也廣泛地使用在曹洞宗如袈裟、念珠袋等物品上(可參考:http://www.imose.com/264_1147.html)。在東和禪寺官網「默默忘言 昭昭現前」左右兩側也能見到。
下次拜訪東和禪寺時,不妨多加留意這些有趣的細節。
- Apr 30 Wed 2008 19:09
[寺紋]東和禪寺寺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